新高考选科规划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导语:新高考改革即将覆盖所有省份,面对新的选课制度,高中生们应该怎样科学的选择出适合自己的学科呢?这篇文章不仅详细解释了新高考的特点和变化,还给大家分析了各种选课组合的优劣势。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辽宁省新高考改革时间

2019年4月23日,辽宁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辽宁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辽宁省的考生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模式。到2021年,要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辽宁省新高考改革的特点和变化

1. 关注整体设计,实施系统改革

以统一高考为突破口,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改革领域上涵盖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改革主体上,涉及考试高中学校、高等学校、招生机构;在改革内容上,包含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招生录取方式和监督管理机制,突出整体性和系统性,形成贯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多类型、长链条、全方位的综合改革,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2. 注重学生发展,突出自主选择

本轮高考综合改革,从教育教学改革、考试改革、招生录取改革到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均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调整和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实施方案》规定:我省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类,它们分别承担不同的考试功能,在不同的时间分开实施,独立设计。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其考试科目实现全覆盖,包括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全部14门科目,可以有力地避免学生严重偏科现象的发生,在强化基础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考试时间的安排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最大限度减少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影响;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其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考生选择其中3门参加考试。考生在选择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每科100分,以原始分呈现;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每科均为100分,以转换后的等级分呈现。

选择性考试的设计突出选择性,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更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爱好特长并加以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得到最好的发展。

二是取消文理分科,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数学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所有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数学试卷。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志向、学科优势及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来选择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可以文理跨界混搭选课,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这种设计既扩大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促进学生文科思维能力和理科思维能力的融合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同时增加人才素质结构的多元性。

3. 实行综合评价,推进素质教育

自2021年起,高考统一考试招生将采取“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一参考就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其作为学生升学的参考,是本次高考综合改革的重要制度设计。

《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并规范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涵盖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含劳动实践)5个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积极主动地发展,是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人才选拔标准。有利于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从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向更加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转变,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把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合起来选拔人才,不仅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还关注到学生的行为表现、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情况,评价方式更加科学合理,从只看“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实现知行统一,促使高考招生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适应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在我省招生的高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提出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各高中学校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提供给高校,有助于高校选拔到更适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发展要求的学生。

可见,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价导向上,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在评价功能上,能够发挥过程性评价作用,从“招分”到“招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4. 优化赋分办法,促进教育公平

《实施方案》合理设计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赋分规则。

每科原始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将考生每门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转换基数为实际参加该选择性考试科目的人数。

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根据线性转换公式计算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这种赋分办法的原理为:同一学科根据原始分高低进行排名、按照排名顺序划定排名等级;不同学科,排名等级相同赋分范围相同、同一等级原始分等比例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

这种赋分办法的优点:

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再选科目之间分数不等值问题,由于再选科目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所以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其分数不能直接简单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通过转换成等级分,解决不可比、不可加问题,保证公平; 

二是符合我省省情。等级区间比例及赋分区间的划定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在对历年高考成绩、录取数据进行分析、演算的基础上,通过数学建模,在接受度、区分度、拟合度、提升度以及稳定性和适应性的评价标准框架内确定的,符合我省实际。三是按这种赋分办法,能够保持考生每门学科转换后成绩的排名顺序与原始成绩的排名顺序不变,确保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其次,我省将继续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不断完善学校招生章程制定和公布制度,强化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实施过程和录取结果等信息公开。在考试招生过程中,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引导学校健全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考试招生秩序,保证公正公平。

三、新高考如何确定选考科目

总的来说 “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1.学生自身情况

新高考选科规划

参考原则:

(1)锚定重要参考指标
  • 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充分认识自身偏文科还是偏理科.
  • 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 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锚定未来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2.大学专业情况

采用“3+1+2”后,其实可选考科目的范围更广了,而且能对把孩子不擅长的科目进行有效的规避。

(1)首选科目“1”和大学专业的比例关系
新高考选科规划
(2)首选科目“1”+再选科目“2”与大学专业的比例关系
新高考选科规划
(3)6门科目对应的大学专业
新高考选科规划
新高考选科规划
新高考选科规划

3.高中办学情况

新高考选科规划

四、几点建议

提醒一:不要只看哪科分高,有些科目难点出现在选科后

一些学生在选科时,会根据自己初中时学习各学科的印象来判断是否适合某个学科的学习,这样选择容易忽视初高中学科知识的区别。“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选哪科,有些学科的难点会出现在选科之后。比如地理,可能难度会越来越大。”选科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尤其要避免仅参照成绩选科,而是应根据个人兴趣和学科基础,看某一学科的成绩是否一直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才是有利于持续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尤其考虑到后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发展,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发展的起点。选择喜欢的专业,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提醒二:不建议选文理矛盾学科,不要因暂时成绩回避难点

在12种组合中,有极少数学生选择史化生这样的组合。对于这种“文理兼顾”的组合,要慎重选择,“不推荐这样思维方式相互矛盾的学科组合,‘3+1+2’的选择方式,实际上也是区分文理的”。有些学生认为自己的物理学科成绩提升难度很大,但化学和生物成绩还不错。因此在首选科目中选择了历史,再选学科保留了化学和生物。这样的选择,实际上是暂时回避问题,将来在专业选择时还会遇到前后矛盾的情况。如果学生物理学科相对薄弱,但总体情况偏向理科,最好的办法是加强物理学习,而不是用选科的方式逃避问题,这样在将来选择专业时才能避免学科和专业要求不符的情况。

提醒三:不要三心二意选择,确定后尽量不更改学科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选科还是要看学科兴趣和客观情况,要最大限度排除人为因素。对于学生和家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家长和学生应该在决定前统一意见,否则学生在选科之后摇摆不定也会影响学习。无论是对新高一还是开学高二的学生,在选择学科之后,尽快接受自己的选择,避免改变学科。“学习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在做出选择之后,遇到困难就动摇,就想改换学科。”此时,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接受选择,应对困难。外,学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备注:该文章属用户投稿。参考资料主要来自国家教育部、各省市考试院、全国大专院校等公开信息。如存在错误,欢迎指正,我们会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尽快修复错误,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2023年高考志愿规划师课程培训咨询,联系18698665314(微信同号)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生涯资讯

【职业测评】MBTI性格在职业中的应用

2020-11-6 16:50:17

各省招考选科要求高考资讯

选考数据统计!新高考选科下学生更偏向什么?

2020-11-6 17:07:4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